中醫專家:睡眠障礙是表象 應身心共治
中新網長春3月21日電 (高龍安 李彥國)睡眠障礙只是表象,背后隱藏著諸多健康問題。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長春市中醫院睡眠門診副主任戰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影響睡眠質量。
據《2025年中國睡眠健康調查報告》顯示,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擾率為48.5%,女性(51.1%)高于男性(45.9%),“00后”(18-24歲年齡組)最低,為24.6%。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困擾率逐漸上升。

睡眠困擾就是指入睡困難嗎?戰菊表示,這種認知不夠全面,睡得著不一定睡得香、睡得好,“有的患者即便能入睡,睡眠時間很長,但起床后感覺非常疲勞,這就是非優質睡眠。”
睡眠問題的臨床表現有很多,入睡困難、早醒、中途醒、睡眠淺、多夢、日間不適(白天沒精神),還可能伴有胸悶、心慌、氣短、乏力、記憶力下降、不思飲食,并出現焦慮、抑郁或煩躁等情緒偏頗狀態。
“睡眠問題的背后是情緒問題,情緒問題的背后是人格問題。”戰菊說,從生理層面看,涉及經絡、臟腑是否平衡,氣血是否充足等;從心理層面看,包括生活工作帶來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等。
有些患者能夠感受到身體異常,但往往不會想到與睡眠有關。事實上,失眠會引發神經、內分泌、消化、循環等系統的問題,例如免疫力差、認知力下降、肥胖、面容憔悴、精力不足等。
睡眠是機體恢復精力、平衡心理的重要時刻,睡眠質量的好壞是衡量健康的一個重要標準。戰菊表示,中醫講究順應天地、四時自然規律地生活,以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健康。生活中,精神壓力、焦慮、失眠等問題的產生,往往與人的作息有很大關系。真正解決睡眠問題需要注重身心共治,對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失眠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展開治療,注意調整生活作息習慣等。(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29日 21:24:27
- 2025年03月29日 20:52:29
- 2025年03月29日 15:58:28
- 2025年03月29日 09:36:32
- 2025年03月29日 08: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