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后廚!這個新模式讓無堂食外賣不再“開盲盒”
近年來,無堂食外賣門店數量激增,后廚衛生不透明、食材來源難追溯等問題總是困擾著消費者,點外賣就像“開盲盒”。這種“信任感的缺失”也會造成一些無堂食外賣中的良心商家訂單流失。
為了解決這個同時困擾著多方的問題,山東威海探索通過“云監管”模式,構建全鏈條、可追溯的智慧化監管體系,讓“無堂食”的后廚也能看得見,為無堂食外賣行業構建“安全網”。
數字技術怎樣重塑無堂食外賣監管新生態?“云監管”又為無堂食外賣行業帶來哪些積極影響?來看記者調查↓
清明假期,臨近中午,在威海市一處無堂食外賣特色街區,孫鐵梅的麻辣燙店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段。佩戴工作帽和口罩的孫鐵梅正在給熱氣騰騰的餐品打包,臺面上各種工具擺放整齊,操作間干凈整潔。孫鐵梅說,自從進行了“明廚亮灶”的改造,店里的訂單比以前更多了。
提升改造后帶來的銷量顯著增長,讓孫鐵梅感到非常驚喜。現在不僅店內環境更干凈衛生,而且還安裝了智能攝像頭,后廚畫面可以同步至外賣網絡平臺。訂餐的消費者通過平臺上的“明廚亮灶”模塊,可以實時看到外賣從制作到出餐的全過程。孫鐵梅說,這既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云監督”渠道,也讓她對自家外賣的出品質量更有信心。
在威海市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趙建波看來,“云監管”就好比給外賣裝上了“行車記錄儀”,尤其對于商戶來說,騎手送餐途中可能出現的灑漏、缺損等問題都能追溯,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不過,趙建波也坦言,不少無堂食外賣門店藏身于商圈寫字樓、居民區甚至城中村,僅靠線下巡查難以實現全覆蓋。自去年啟動無堂食外賣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當地摸排出77家無堂食外賣店,試點率先進行整改。
盡管召開了動員會,但推廣仍面臨挑戰。中小商戶擔憂設備成本高、監管從職能部門“一雙眼睛”變成消費者“無數雙眼睛”,后廚直播多了無數“云監工”,不少商家心里面也“犯嘀咕”。對此,市場監管部門一方面耐心地給商戶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從77家店中先行選取4家打造樣板間,孫鐵梅的外賣店就是其中之一。
孫鐵梅的生意變好了,街區里的同行們也看在眼里。和孫鐵梅的麻辣燙店相隔不遠的另一家外賣店,最近也安裝上了明廚亮灶和云監管系統,店主寧亞萍說,改造費用不到1000塊錢,但她覺得這筆錢花得物超所值。
目前,這個街區里的77家無堂食外賣店已全部完成改造升級。如何讓改造成果保持下去,趙建波說,他們還推出了網格化監管模式,引導市縣網格員常態化巡視督導無堂食外賣店,讓消費者更安心地享受美味。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30日 14:39:38
- 2025年04月30日 14:36:42
- 2025年04月30日 14:32:12
- 2025年04月30日 14:31:58
- 2025年04月30日 1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