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曇花一現 讓“村字號”賽事流量變“留量”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題:突破曇花一現 讓“村字號”賽事流量變“留量”
作者 瞿宏倫 尹倩蕓
“‘村字號’賽事的可持續動力在于長期規劃賽事品牌與全域旅游,突破曇花一現瓶頸,保持賽事與非遺的原生融合,讓民眾直接受益于賽事帶來的發展紅利。”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湯越強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近年來,“村BA”“村超”“村馬”“村排”等“村字號”鄉村體育賽事在中國各地涌現,以獨特的“泥土味”與“煙火氣”出圈,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如何突破曇花一現瓶頸,讓“村字號”賽事流量變“留量”,成為參加這次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談論的話題。
湯越強建議,“村字號”賽事除了保持賽事“村味”,讓游客感受到最原汁原味的鄉村體育氛圍外,還要創新賽事活動,增加賽事趣味性和游客參與度,有效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同時,要將地方獨特的文化瑰寶、自然珍寶與賽事深度融合,豐富賽事活動,打造特色品牌,深入挖掘賽事的市場價值和產業潛力,擴大賽事影響力。
“要想把‘流量’留下,數字賦能是關鍵。”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原一級巡視員蒙愛軍介紹,貴州省榕江縣以“村超”火爆出圈為契機,聚焦“超經濟”流量賦能,圍繞“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理念,培育一大批“鄉村主播”。
蒙愛軍建言,可以通過短視頻、直播電商、線上營銷等新業態,依托“村字號”賽事流量,讓更多“鄉村主播”參與推銷當地農特產品,真正把“流量”變現為“留量”。“比如榕江縣忠誠鎮的球隊通過直播帶動百香果產業,產品直供粵港澳大灣區。”

貴州是“村字號”賽事的發源地,形成多個現象級IP。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村超”發源地——榕江縣累計接待游客946.1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8.03億元(人民幣,下同)。2024年,“村馬”發源地——三都水族自治縣累計接待游客540.8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0.30億元。
在全國人大代表,三都水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凱看來,雖然“村字號”賽事帶動了當地住宿、餐飲、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但還需放大賽事效應,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文化等深度融合,讓“村字號”賽事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楊凱建議,要通過完善旅游配套設施,豐富提升觀賽業態,優化提升服務質量水平等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同時還要充分用好240小時跨區域過境免簽政策,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到“村字號”賽事現場觀賽、體驗,不斷擴大其國際影響力。(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體育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9日 11:11:59
- 2025年04月09日 10:28:14
- 2025年04月08日 21:35:48
- 2025年04月08日 15:50:06
- 2025年04月08日 1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