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惜別葉嘉瑩:詩心不朽,蓮心恒在
中新社天津11月26日電 題:南開惜別葉嘉瑩:詩心不朽,蓮心恒在
中新社記者 孫玲玲
“百年未老柔蠶愿,四海重聽華夏詩”“星隕驚聞垂涕淚,音容別念憶縈頻”……2024年11月24日15時23分,詩詞星河痛失巨擘。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泰斗葉嘉瑩先生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南開大學發布的訃告中寫道:葉嘉瑩先生以她所摯愛的中國古典詩詞研究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在數十年教學生涯中培養了大批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人才。她幾乎捐獻了個人的全部財產,設立“葉氏駝庵獎學金”“永言學術基金”“迦陵基金”,以推動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與傳承發展事業……
連日來,驚聞噩耗的廣大師生和校友、文學愛好者、普通市民等,紛紛于冷雨之中趕來南開大學,滿懷敬意與不舍,與這位“詩詞的女兒”作別。
“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同心圓。中國古典詩詞數千年來深刻參與了我們民族精神的塑造,是最能夠凝聚、感召我們,最具有穿透力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葉先生常說,只要人心不死,中國的古典詩詞就不會消亡。”25日下午,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葉嘉瑩嫡傳弟子張靜和大家一同追憶恩師,淚灑當場。
葉嘉瑩被稱作是“中國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給葉嘉瑩的頒獎詞中曾這樣描述: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于你的傳奇……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葉嘉瑩曾以蠶自比:“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她說自己一生“只為一件事而來”,那就是中國詩詞的創作、研究和教育。
“執教于海內外大學多年,葉先生把中西方美學理論融會貫通,透徹地解讀中國經典詩詞,面向海內外各種年齡層次和文化層次的聽眾,以聲情并茂的講解吸引了無數的詩詞愛好者。構建了以‘興發感動’為核心的現代詩教理論體系,其意義不僅在于對中國詩學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更在于其踐行詩教的精神,垂范后學。”南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陳洪追憶說。
《為有荷花喚我來——葉嘉瑩在南開》作者、南開大學文學院原院長沈立巖,多年聆聽葉嘉瑩教誨,他對葉嘉瑩精神世界最深切的體會是“不抱怨”。
“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從詩詞中汲取力量,使得葉嘉瑩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經歷苦難卻又涅槃重生,葉嘉瑩說自己得益于中華傳統文化,得益于詩詞的滋養。“她是真正把詩詞與自己的人生打成一片。聽葉先生講課,你會覺得那不是先生在講詩詞,而是詩詞在自述。”沈立巖說,葉嘉瑩先生不僅是詩詞的薪傳者,更是精神的豐碑。
小名為“荷”的葉嘉瑩時時以蓮花自喻。悼念葉嘉瑩的人們來到她生前常漫步的馬蹄湖畔,殘荷在風雨中瑟瑟而立,卻難折其骨。殘荷恰似葉嘉瑩一生的縮影,雖飽經歲月滄桑與風雨侵襲,卻始終堅守于詩詞的天地,矢志不渝。
葉嘉瑩生前居住的南開大學迦陵學舍前,堆滿了師生悼念的鮮花,花下有學生悄然留下的蓮子。“蓮實有心應不死”,有學生說,葉嘉瑩先生的吟誦猶在耳畔。蓮子靜靜安臥,只待春來,詩詞之光不熄。(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07:27:40
- 2024年12月26日 21:37:14
- 2024年12月26日 16:39:09
- 2024年12月26日 15:44:30
- 2024年12月26日 15:16:52
- 2024年12月26日 15:11:00
- 2024年12月26日 14:39:34
- 2024年12月26日 14:38:16
- 2024年12月26日 11:27:18
- 2024年12月26日 09: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