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黃柳霜,刻在美國硬幣上的華裔面孔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黃柳霜,刻在美國硬幣上的華裔面孔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倪偉
1961年2月3日,一場突發的心臟病,將好萊塢演員黃柳霜的生命定格在56歲。這位華裔女性先驅在半個多世紀后被重新憶起。
2022年,印著黃柳霜頭像的25美分發行,硬幣的浮雕上,大眼睛、柳葉眉的黃柳霜梳著標志性的齊劉海,細長的手伸展開來,襯著下頜。這套硬幣屬于“美國女性鑄幣項目”,共選擇了20位對美國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女性。這是美國硬幣上首次出現亞裔面孔。
最重要的華裔女演員
2020年,流媒體平臺網飛的電視劇《好萊塢》,用虛構過去方式刻畫了早期遭受種族、性別歧視的好萊塢影人。其中一集以黃柳霜為主人公。黃柳霜是好萊塢乃至全球最成功的華裔女演員,出演的電影常常在當年最賣座,并在奧斯卡頒獎禮上有所斬獲。
“幾十年來,黃柳霜一直是最重要的華裔女演員。”《黃柳霜:從洗衣工女兒到好萊塢傳奇》作者、美國科爾蓋特大學歷史系教授郝吉思說,“她強大的時尚品位仍然有影響力,她的世界主義觀念仍然無與倫比。不論在美國、歐洲還是中國,她都輕松自如。”
只有20世紀60年代之前的楊秀和60年代至90年代的關南施,在聲望和名氣上與她相差無幾。如今華裔美國演員中,最著名的是劉玉玲、楊紫瓊、奧卡菲娜(《別告訴她》主演)和吳恬敏(《摘金奇緣》主演)。“她們從她身上繼承的職業精神,幫助她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包括刻板印象的角色、對才能的限制、種族主義,以及不公的低薪。”郝吉思說。
陰影中的好萊塢明星
黃柳霜是第三代華人移民,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于19世紀50年代前往加利福尼亞淘金,父親在洛杉磯開了一家洗衣店。
9歲那年,黃柳霜第一次進影院,從此癡迷電影。此時的美國電影工業中心從紐約轉到洛杉磯,唐人街常能見到電影拍攝現場。
20世紀初,以華人為主題的電影頗受歡迎。1882年頒布的《排華法案》以及持續數十年的排華風潮,激發了美國人對華人群體的好奇。
1919年,14歲的黃柳霜在電影《紅燈籠》中得到第一個角色:一閃而過的群演。1920年,她在《小丁》中飾演了戲份更多的報童。1921年,她在電影《人生》中首次擔當主角,飾演一名華人鴉片館老板的妻子。
1922年的《海逝》是她早期最重要的作品。故事講述了美國人卡弗在香港附近墜海,被黃柳霜飾演的蓮花救起,兩人墜入愛河。卡弗返美,蓮花獨自生下了兒子。數年后卡弗卻攜美國妻子歸來,得知真相后的蓮花將兒子交給卡弗,跳海而亡。
當時美國法律禁止白人的跨種族婚姻,電影審查法規《海斯法典》也要求,影片中異族不得通婚,白人演員不能與異族演員接吻。華裔演員與白人演員有感情戲,都會以死亡告終。
黃柳霜的精湛演技,尤其是真摯的哭戲讓觀眾動容。這也點燃了她事業的引擎,《紐約時報》呼吁給她更多演出機會,英國影評人稱其“達到了大師水準”,只要給她機會,17歲的華裔女孩將會帶來更多驚喜。
黃柳霜的表演吸引了好萊塢巨星老道格拉斯·范朋克的注意,當時范朋克的聲望,無異于巔峰時期的布拉德·皮特和小羅伯特·唐尼。1923年,范朋克邀請她參與年度巨制《巴格達竊賊》,這部電影成為當年美國票房冠軍,并火遍全球。
黃柳霜飾演的雖是小角色,但讓觀眾印象深刻。歐洲媒體將她作為最大新聞點,印上電影雜志封面。有人感到,黃柳霜不多的出場鏡頭,已然搶走了范朋克的風頭。
然而這些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不滿于電影背后的種族征服意涵,蓮花一角讓她受到華人批判。《巴格達竊賊》中,她出演的蒙古女奴和內奸是反面角色。職業生涯巔峰的作品《上海快車》中,她仍飾演一名妓女。
西方對她的惡意也從未停止。電影媒體以《黃禍——中國人殺入演藝圈》的標題挑撥觀眾情緒,即便演技和東方神韻得到再多贊賞,也無法突破種族歧視的銅墻鐵壁。她對媒體控訴:“為什么銀幕上的華人幾乎總是反派——濫殺無辜、背信棄義、陰險狡詐,我們不是那樣的人。”這讓她難以忍受,1928年,23歲的她去往對華人更為寬容的歐洲,尋找新機會。
在東西方的夾縫中
向歐洲的一躍,是黃柳霜的一次冒險。郝吉思認為,這個選擇讓她成為世界性的明星。1928至1937年間,她多次前往歐洲拍電影,用英語、法語和德語說臺詞。
二十出頭的黃柳霜,已是一個落落大方、談吐優雅的文化名人。在柏林,她接受了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的采訪,本雅明幾乎傾倒于黃柳霜的美麗和談吐,不吝贊美之詞,稱其“開朗豁達的翩翩風度毫不造作……”法國人更為其著迷,黃柳霜以自己的美麗、睿智、優雅改善了華人形象。
黃柳霜在全球的成功讓中國人與有榮焉,《良友》《生活》等雜志以“我國旅美明星黃柳霜”的口吻拉近關系。但很多人又覺得她的作品讓中國蒙羞,即使演藝事業蒸蒸日上,家庭的反對聲也從未停止。
但她對中國始終懷有內心的歸屬感。20年代起,她就有了前往中國的念頭,最終于1936年成行。九個月的中國之行,她廣結中國名流,包括顧維鈞、梅蘭芳、林語堂等,與胡蝶在上海留下了著名合影。
1936年的尋根之旅,加深了黃柳霜對中國的感情。次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美國社會也對中國趨向友善,黃柳霜得以選擇正面角色呈現真正的中國人形象,在1937年的《上海女兒》飾演了一位勇敢揭露非法走私的華裔婦女,在1942年的《重慶來的女士》出演了指揮游擊戰的女戰士,訪問澳大利亞時專門通過舞臺表演控訴日本人對天津租界僑民和中國人的迫害。她還積極投身美國援華聯合會、紅十字會等活動,拍賣收藏的旗袍為中國捐款,籌款捐獻中國緊缺藥品。
以創造性沖破時代束縛
黃柳霜的命運,是好萊塢華裔演員集體命運的折射。
爭取《大地》主角時,另一位華裔演員楊秀同樣落敗。略有不同的是,楊秀努力在銀幕上塑造受過教育、具有貴族魅力的中國女性形象。楊秀擁有博士學位,是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的學生,這讓公眾將她區別于其他華裔演員,但仍無法沖破種族主義的桎梏。
加拿大多倫多都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高云翔正在撰寫楊秀的傳記,他認為,楊秀拒絕西方種族主義將中國人與無知和奴役聯系起來的立場,展示了一個國際化的“中國女人的最佳狀態”,但在好萊塢依然只能扮演配角。在保守的好萊塢,黃柳霜為其他華裔演員提供了啟迪:在種族歧視的環境中,一個人以專業精神和奉獻精神能取得什么成就。
近幾十年,黃柳霜的形象發生了很大變化。“所有階層的華裔美國人都為她成為第一個銀幣上的亞裔面孔而驕傲。從我那本傳記之后,已經有了關于她的另一些傳記、兒童讀物、紀錄片,一部傳記片也在制作中。”郝吉思說,“黃柳霜的名譽已經被完全恢復,她現在是美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去年11月,美國洛杉磯的奧斯卡電影博物館舉辦了名為《超越偶像:黃柳霜》的影展,放映了黃柳霜的五部作品,涵蓋她從初試啼音到紅遍美歐的代表作。如今,中國的視頻網站上,網友自發上傳紀念黃柳霜的視頻,人們亦借此一瞥黃柳霜的銀幕風采。
黃柳霜是一個符號,人們通過她透視好萊塢、美國乃至整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里亞裔女性遭受歧視的過去和現在。同時,她也以自己的創造性,沖破了時代束縛,將獨具特色的個人魅力留在歷史中。她一生辛酸的故事打開了無數引人深思的話題,直到百年后,也遠未窮盡。(完)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12月26日 11:29:11
- 2024年12月25日 10:23:32
- 2024年12月22日 18:51:29
- 2024年12月14日 20:14:06
- 2024年12月11日 16:14:39
- 2024年12月09日 15:26:13
- 2024年12月05日 20:35:03
- 2024年11月30日 18:30:22
- 2024年11月30日 12:40:15
- 2024年11月30日 1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