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新設“環境資源界”委員余國東:跨省域協作共護巴山蜀水
中新網重慶2月25日電 (梁欽卿)“近年來,川渝簽訂近100項生態環保合作協議,在治水、治氣、治廢、督察、執法等領域打造了跨省域協作樣板,共同守護好美麗的巴山蜀水。”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余國東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重慶連續16年未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守住了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
過去五年來,余國東作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累計提交提案46件,大部分都聚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助力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這一領域。他還記得,2018年,他提出第一件提案《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的提案》,交由生態環境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辦理后,當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審議通過了《土壤污染防治法》。
作為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新設的“環境資源界”一員,余國東認為,以前許多有著環境、資源、能源專業或行業背景的委員分散在不同界別中,導致他們提出的政策建議較為分散,此次調整增強了環境資源領域的履職力量。
“生態問題不僅是生態污染問題,還包括生態系統功能、生態系統服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問題。對我們界別來說,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和關注。”余國東介紹,比如針對自然保護地,如何協調處理好自然保護地內的人口發展、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又比如如何構建生態涵養的農業農村,通過發揮郊區農業農村生態價值來促進產業振興等。
當前,重慶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一號工程”,生態環境領域如何繼續唱好“雙城記”?
對此,余國東介紹,近年來,成渝地區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成勢見效,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不斷筑牢。今年將提速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落地見效,錨定瓊江、大清流河、南溪河流域打造跨省聯動治水示范,聯合實施空氣質量預警預報和治霾科技攻關,深化川渝兩地“無廢城市”共建,實施“雙碳”聯合行動、聯動督察執法等。
“川渝還將聯動打造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和綠色工程研究中心,推進天然氣(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和成渝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建設,創建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他說。
今年全國兩會上,余國東主要關注“無廢城市”建設、完善環境保護稅、生物多樣性保護、內河船舶大氣污染監管、“雙碳”等方面,聚焦生態文明建設領域。
他認為,未來要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才能讓人們“呼吸更清新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更宜居的環境中生產生活。(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3日 15:49:24
- 2024年12月23日 14:13:38
- 2024年12月23日 12:01:50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