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回暖得很晚,但中國電影界卻被電影產業化的號角召喚得沸騰起來。在這一大背景下,“電影分級”的話題也被政協委員以提案的方式在兩會期間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黃健中、滕文驥、張一白、張元、路學長、馮小剛等各路知名電影人紛紛加入了聲援的行列,網上公眾調查亦表明:九成以上的人支持中國電影走“分級制”道路。
無論是從電影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還是從中國電影發展的現實需求出發,給電影“分級”都是大有必要和勢在必行的。但是,對于面臨困難多多的中國電影來說,“分級”只是一個輔助性手段而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與根本。那些一貫呼吁或支持“分級”的電影人或多或少都有創作遭遇紅燈的經歷,所以在頭腦里總有那么一點借助“分級”規避創作中非商業風險的潛意識。事實上,中國電影不是僅僅靠“分級”就可以拯救的,“分級”的作用被電影人想贏得更大創作空間的渴望放大了。
“分級”無疑可以為電影發行放映環節中許多商業與道德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死結找到一片緩沖地帶,由此也對電影的藝術創作提供了一定尺度的寬容。然而正如此次一討論“分級”就引出關于“三級片”的話題一樣,電影“分級”所帶來的寬容度似乎是專門針對色情與暴力的,并不過多涉及作品的思想觀念和主題表達。細數近些年來被電影審查說“不”的影片,幾乎很少是因為裸露和血腥被拒于市場大門之外的。那么這些被要求“修改”的影片是不是在內容、思想上有嚴重的錯誤傾向呢?恐怕也不是事實。
誠如見多識廣者所說: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電影審查制度,都沒有無限度的創作自由。我想中國的電影人不會反對也沒有道理反對電影主管部門的審查,但是他們希望這種審查標準化、透明化。要求“分級”就是要求電影審查在色情、暴力等表面形式上的標準化和區別對待。而電影審查在內容、主題和思想觀念上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一個人一種看法,就不像“分級”這樣簡單了。我們的電影審查應該有詳細的、剛性的、一目了然的明確標準,而且應力求避免隨意性。只有這樣我們的電影人才能明明白白拍電影、理直氣壯地走工業化和產業化道路,而不用顧慮意外的投資風險,才能吸引更多的資金與人才來共同打造“中國電影”這塊輝煌的招牌。
所以說:電影“分級”是必要的,但僅僅有“分級”是不夠的。“分級”只是依法治電影的部分體現,而產業化要求的是依法治電影的全部。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漁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