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靖遠發現斯氏蹺腳龍足跡
【瞧!我們的前沿科技】
本報北京1月6日電(記者張勝 通訊員張澄澄)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的聯合科研團隊6日宣布,在甘肅省靖遠縣烏蘭鎮發現了一批白堊紀時期斯氏蹺腳龍足跡,距今1.3億至1.2億年,為甘肅記錄的迄今保存最好的獸腳類恐龍足跡之一。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上。
20世紀70年代,烏蘭鎮一個村落在修河堤時,暴露出白堊紀的巖層。2023年6月,研究團隊考察了該化石點,并對巖壁上的恐龍足跡開展研究。該足跡點位于一處懸崖,懸空在一人高的巖層底部,面積約6.2平方米。
研究表明,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跡為三趾足跡,至少有67個,長度范圍在11厘米至21厘米之間,都沒有保存第一趾和尾跡。第二趾與第四趾的趾間角較寬等特征,使其可以被歸入中國侏羅—白堊紀常見的斯氏蹺腳龍足跡,距今1.3億至1.2億年?!氨4嫱旰玫目铸堊阚E中,一些有橫向拖痕,表明獸腳類造跡者曾在行走時發生側滑并迅速恢復了平衡;拖痕由密集的條紋組成,條紋寬度平均為0.7毫米,間隔約1毫米,展示了恐龍腳底鱗片的寬度與間隔?!敝袊刭|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解釋。
密集的恐龍足跡還揭示了造跡者一些可能的行為學信息。重建顯示,這些斯氏蹺腳龍的臀高約0.6米至0.9米,體長最大可達2.5米,行走時幾乎呈直線。此外,大小相近的足跡組成12道行跡,其中部分行跡相互平行,行進方向相同。研究團隊用異特龍的復原三維數據模擬后發現,這些體型相似的獸腳類恐龍以步行速度行進,前進時形成相對密集的陣型,個體彼此之間的距離低于身體寬度——這表明造跡者具有群居行為和自我防衛意識,它們彼此靠近很可能是為了減少個體的警戒壓力,防止被天敵捕食。遺跡學研究表明,至少一些類群的小型雙足恐龍具有群居行為,烏蘭足跡點的發現再次證實了這一點。
烏蘭鎮的巖層屬于河口群,是我國四足動物足跡數量最豐富、多樣性最高的白堊紀地層之一。研究人員在河口群的鹽鍋峽、關山、中鋪和紅古4個地區陸續記錄了約31個下白堊統四足動物足跡點,包含超過1000個恐龍足跡——這些恐龍足跡包括多種多樣的三趾型獸腳類足跡,比如蹺腳龍足跡、實雷龍足跡和亞洲足跡等。此次發現標志著烏蘭鎮成為白堊紀河口群中第5個足跡富集的地區。邢立達認為,這些保存完好的足跡刻印下白堊紀恐龍生活的一瞬,不僅為斯氏蹺腳龍足跡在中國下白堊統的廣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也為研究者深入了解其足跡形態、行為學提供了新線索,具有重要的科研與科普價值。
除邢立達外,研究團隊還有甘肅農業大學教授李大慶、甘肅省博物館研究館員李巖等人。(光明日報)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8日 14:31:50
- 2025年01月08日 14:31:47
- 2025年01月08日 10:36:09
- 2025年01月08日 10:04:29
- 2025年01月08日 10:01:45
- 2025年01月08日 07:37:20
- 2025年01月08日 07:29:37
- 2025年01月07日 13:37:54
- 2025年01月07日 13:24:43
- 2025年01月07日 10: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