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彭陽:閩寧協作再升級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中新網銀川12月5日電 題:寧夏彭陽:閩寧協作再升級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作者 李佩珊 馬富強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閩寧協作如同一座堅實的橋梁,將福建與寧夏緊密相連。固原市彭陽縣,這個位于六盤山東麓的小縣城,在閩寧協作的春風吹拂下,從曾經的傳統農業模式,逐步向現代化、高效化、智能化邁進。
28年來,這場“山海攜手”不斷升級創新,持續迸發新活力。閩寧協作帶來的資金、技術、理念,如同點點星光,照亮了彭陽前行的道路,一幅產業蓬勃發展、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紅梅杏:告別“驢馱水” 喝飽“幸福水”
剛剛降落的一場大雪,讓彭陽縣草廟鄉梯田上披上銀色的外衣,漫山遍野的紅梅杏已進入“冬眠”,農戶正在用引來的黃河水給這些果樹進行冬灌。
彭陽紅梅杏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紅梅杏也是彭陽縣的富民產業。但是,紅梅杏在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許多制約,用水難便是其中之一。
干旱少雨的彭陽縣年人均水資源量僅有356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六分之一。過去,紅梅杏面臨“馱水喝”的艱難處境,今年,草廟鄉700多畝的紅梅杏林卻喝飽了冬眠水。這個轉變,離不開閩寧資金的支持。
2023年,草廟鄉祁崾峴養殖專業合作社申請到100萬元閩寧資金實施紅梅杏滴灌項目,建成兩個蓄水池,鋪設6公里管道,成功將水引到全鄉紅梅杏種植基地。如今,只需要擰開閥門,便可實現黃河水的澆灌,不僅保障了紅梅杏生長的穩定用水需求,還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
“過去,要想給杏樹澆水,必須雇用水罐車從山下拉水,還要雇人刨樹坑、拉水管,費錢又費力。”談及紅梅杏的“澆灌史”,合作社負責人王嘉玲感慨萬千,如今,在充足且合理的灌溉滋養下,紅梅杏果實飽滿,品質實現大幅提升。
閩寧協作的優勢不止于此。這幾年,彭陽縣通過福建專家的技術支持,讓紅梅杏實現科學種植,從“一棵樹”變“一片林”;通過市場對接讓紅梅杏實現品牌發展,從“零散售”變“訂單銷”;通過資源共享延伸產業延鏈,從“賣原果”變“賣產品”,讓紅梅杏從“提籃小買”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024年,“彭陽紅梅杏”喜獲豐收,產量達到近6000噸,4500余戶紅梅杏種植戶戶均直接銷售增收超過1.3萬元,紅梅杏真正成為了彭陽人的幸福產業。
朝那雞:智慧畜牧 “奏響”致富歌
朝那雞是彭陽縣特色優勢產業之一,今年,彭陽縣朝那雞飼養量超過150萬只,實現產值達1億元,形成了集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發展過程中,借助閩寧資金,朝那雞產業實現引“智”賦能,打破了養殖的時空限制。
走進彭陽縣孟塬鄉趙山莊村朝那雞標準化養殖場,20棟規模化雞舍排列整齊,一旁操作間智慧化大屏幕上,雞舍溫度、通風等數據一目了然。在這里,朝那雞住上了“風扇房”,吃上了“自動餐”,雞蛋還坐上了“傳送帶”。
“在我們的雞舍里,僅需點擊設備按鈕,供水、喂料、清糞、雞舍環境等全部實現自動化管理,甚至雞蛋的收集也不需要人工操作。”趙山莊村朝那雞標準化養殖場工作人員李德潔告訴記者,朝那雞的養殖工作沒有刻板印象里的“臟亂臭”,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和智能化裝備。
據了解,孟塬鄉今年利用200萬元閩寧協作資金盤活了閑置設施,利用廢棄的小學建廠,建成兩個標準化養殖場,并配套安裝層疊式蛋雞設備,實現了飼料投喂、糞污清理、室溫控制的全程自動化。“預計到明年,我們全鄉的朝那雞養殖量將達到17萬只,是現在的兩倍多。”孟塬鄉副鄉長楊世剛說,通過引進先進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朝那雞養殖效益不斷提升,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不止在孟塬鄉,彭陽縣近幾年累計投入閩寧資金1100余萬元,建起近10個朝那雞標準養殖場,鼓勵引導分散、小規模飼養向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轉變,形成了集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朝那雞已成為彭陽縣靚麗的名片。
冷涼蔬菜:“鮮”到餐桌 搶占“熱勢頭”
最近的一場“斷崖式”降溫,讓六盤山區的溫度再創新低。往年遇到“跳水”天氣,彭陽縣紅河鎮友聯村種植戶楊向光和村民都十分焦慮,給蔬菜大棚加蓋棉被、想辦法給棚里的蔬菜吹點暖風是他們的日常。
而今年,他一點也不慌。“這幾天辣椒正在開花,如果沒有新換的設施,恐怕花早都落了。但現在,辣椒正在茁壯成長,再過半個月,就能上市。今年光種菜,我們家的收入預計超過10萬元。”楊向光說。
楊向光不焦慮的原因,是村里今年爭取到的近650萬元閩寧資金,對蔬菜大棚進行翻修升級的結果。
友聯村蔬菜園區始建于2015年,占地面積達550畝,建有日光溫室275棟。今年,通過閩寧資金以獎代補及群眾籌資籌勞的方式,友聯村實施了老舊設施園區日光溫室維修改造項目。項目的實施,讓昔日的老舊大棚舊貌換新顏,一座座新型全鋼架日光溫棚也給彭陽的冷涼蔬菜增加了“熱動力”。
農業增效,農民才能增收。如今,彭陽辣椒、西紅柿等冷涼蔬菜已經闖出了自己的品牌,產品銷往西安、銀川、平涼等城市,“好豐景”印在了農民的笑臉上,鄉村振興的“富民路”也越走越實。
從灌溉歷史的更新迭代,到大棚經濟的“棚”勃發展,不難發現,這場屬于彭陽縣的“山海攜手”之路正在向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邁進。28年來,福建省各對口幫扶市縣區累計向彭陽縣投入各類幫扶資金達4.2億元,實施項目300余個,建成閩寧示范村30余個,援建幫扶車間12個,共建閩寧產業園1個,先后向彭陽派出了13批掛職干部23名、專技人才300余人次。
“我們將繼續圍繞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助農增收、勞務協作提質等目標,立足彭陽資源稟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精耕細作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同時,引進更多福建電子、半導體、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高技術要求,高薪資待遇的高質量就業崗位,為彭陽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人才,培育彭陽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不斷續寫山海之約的新篇章。”彭陽縣委副書記、政府副縣長文杰表示。(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6日 16:47:10
- 2024年12月26日 13:43:48
- 2024年12月26日 11:59:28
- 2024年12月26日 11:25:10
- 2024年12月26日 11:09:55
- 2024年12月26日 10:31:50
- 2024年12月26日 08:59:04
- 2024年12月26日 07:42:24
- 2024年12月26日 07:41:13
- 2024年12月26日 07:39:05